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与苏联老舍批评研究的历史检讨
  • [摘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老舍创作的重要时段,也是老舍批评研究的重要时段。其重要性不在于老舍的创作及其研究有多么重要的收获,而恰恰因其“歉收”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困惑。是什么原因导致老舍创作滑进低谷?老舍批评研究为什么出现停滞和偏误?究其原因,与中苏老舍批评研究有密切关系。老舍是中国作家,但在当时中国的老舍研究却受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理论影响很大,与苏联的老舍作品翻译和研究一样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中苏两国所秉持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准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老舍研究,而且对老舍创作影响很大,是“误导”老舍审美追求变形和创作道路脱轨的重要因素。
  • 石兴泽,石小寒
  • 全文[ PDF 1235.0 MB ] 2015.1(1):127-133  共有 2679 人次浏览
  • 蒙古文《关公圣帝与貂蝉女论史》来源及其价值
  • [摘要]蒙古文古旧抄本《关公圣帝与貂蝉女论史》曾被蒙古文古籍目录著录四种传抄本,然而这些抄本迄今未曾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首次对这些传抄本的版本及其收藏情况加以简要介绍的同时,通过对今存相关文献实物的文本比对,初步确定了这些抄本系一部鼓词《关公盘道》的散文体蒙译本。并认为该译本是一部情文并茂的蒙古族翻译文学的经典佳作,反映了古代汉文戏曲在蒙古地区书面流传的事实,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 聚宝
  • 全文[ PDF 1341.0 MB ] 2015.3(1):127-136  共有 1351 人次浏览
  • 阿来的民族文学观
  • [摘要]阿来的民族文学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民族文学的特殊性和普遍性;非母语写作的独特价值;民族文学的民族文化表现。这种民族文学观通过阿来的文学创作得以体现,又通过他的散文加以传达。
  • 樊义红
  • 全文[ PDF 1391.0 MB ] 2015.2(1):128-134  共有 1568 人次浏览
  • 彝族民间故事中青蛙原型意象解读
  • [摘要]彝族民间故事中青蛙原型承载了该民族对祖先文化的历史记忆,是彝族人集体无意识的显现。故事中塑造的青蛙集智慧、果敢、聪颖、孝顺于一身,是文明的先导和传播者。青蛙意象的生成是彝族独特的情感投射而创造出的审美艺术形象,是彝族人特有的民族情感的外化和升华,是彝族人地方性知识的汇总与归结。
  • 吴桃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1):131-138  共有 1212 人次浏览
  • 清代及民国时期北京隆福寺商业民俗
  • [摘要]文章分析了隆福寺从皇家寺庙、宗教神圣空间逐渐演变成京城庙会的历史过程,讨论了由于隆福寺的长期存在,放大了庙会的商业功能,使庙会商业具有宗教朝圣和民俗体验的双重意义。隆福寺表现为一个特殊的城市公共空间,僧侣、官员和平民互有商业往来,商业消费成为认同隆福寺之福运象征的一部分。
  • 卫才华,张小丁
  • 全文[ PDF 0.0 MB ] 2015.4(1):131-142  共有 1352 人次浏览
  • 神人同体的彝族多面性箭垛式英雄人物支嘎阿鲁
  • [摘要]在彝族的神话、史诗、传说和故事中,存在着大量的描述支嘎阿鲁事迹的内容,塑造了一位完美的神性英雄人物。然而,通过对众多文献的研究发现,支嘎阿鲁不仅是历史上存在的真实人物,而且是有着多重身分和功绩的复合式英雄;也是神人同体的神性与人性兼具的彝族君王;同时也是拥有完美与不完美两种形象的多面人物。究其原因,这是箭垛效应堆积的结果:古代相似人类的集体存在,彝族各部落的“类型化模拟”,使其成为一个复合式英雄;彝族先民对自身智慧与创造的集体艺术加工,使其演化为神人同体的彝族君王;而支嘎阿鲁正面形象的反面堆积,则使其同时具备了完美与不完美两种形象,从而使支嘎阿鲁成为彝族文学中一个神人同体的多面性箭垛式英雄人物。
  • 肖远平,王伟杰
  • 全文[ PDF 0.0 MB ] 2015.6(1):133-141  共有 1062 人次浏览
  • 老舍的“新武化主义”批判与“唯物辩证法”的幽灵——再论老舍与左翼...
  • [摘要]探究老舍与左翼文学之间的关系,须讨论他对学生运动负面情状的描写以及其中“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在厌恶社会动乱和抵制革命暴力的市民文化视域下,老舍并不喜欢学生运动和左翼文学,甚至将它们视为“新武化主义”的表现形态。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老舍对一些左翼文艺观念的态度由原来的明确“反对”转为积极“认可”。促使老舍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因素,除了学界广泛提及的“国家至上主义”,还有一个则是被忽视了的“唯物辩证法”这一“革命现代性”幽灵。
  • 陈红旗
  • 全文[ PDF 1248.0 MB ] 2015.1(1):134-143  共有 2637 人次浏览
  • 锡伯族叙事诗《荞麦花开》的版本与艺术特点
  • [摘要]锡伯族叙事诗《荞麦花开》,取材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的前半部分,是不拘泥于原著故事框架进行的再创作,是一篇独立完整的长篇叙事诗。现已出版的《荞麦花开》有两种版本,其结构层次和故事情节基本相同。长诗运用虚构、比兴等方法刻画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跃然纸上,以其独特的言行和性格特征获得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 长山,季永海
  • 全文[ PDF 1327.0 MB ] 2015.3(1):137-145  共有 1302 人次浏览
  • 达斡尔族英雄叙事诗口头程式研究
  • [摘要]程式是研究口头诗歌特别是口头传统叙事诗的最佳方法。达斡尔族英雄叙事诗是一种具有典型口头性特征的口头传统叙事形式。文章对达斡尔族英雄叙事诗的程式研究主要从语词、句式、修辞、主题及典型场景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以期将口头叙事形式与口头程式理论有机结合,更加深刻地理解程式的稳定性、规律性及变异性,从而开拓达斡尔族口头传统叙事研究的新领域。
  • 李飞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1):139-149  共有 1142 人次浏览
  • 周公庙祈子庙会中后稷感生神话衍生的行为叙事
  • [摘要]从历史到当下,以后稷感生神话为内在依托的姜嫄圣母信仰活动一直在陕西岐山地区的民间传承延续。当地文化持有者围绕着周公庙姜嫄祈子庙会建构了多元声音的民俗志,其中言讳式神奇传闻作为禁忌型民俗控制手段保障祈子习俗活动的顺利进行。文章以当地文化持有者提供的口述资料与文献资料为依据,重点讨论祈子习俗活动中的语言禁忌现象与后稷感生神话的关系,经过分析发现,语言禁忌现象蕴含了后稷感生神话的原始思维,言讳式神奇传闻是后稷感生神话衍生的行为叙事,亦是促使姜嫄圣母信仰活动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
  • 王志清,陈曲
  • 全文[ PDF 0.0 MB ] 2015.6(1):142-150  共有 1095 人次浏览
  • “新民族文化史诗”的空间意识呈现———《尘埃落定》重读
  • [摘要]文章以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为例,分析当代新边地小说中民族文化史诗的空间塑形,并从三重他者化的形象塑造策略、傻子叙事视角的悖论、民族国家内部秩序和外部形象的双重定位几个方面,指出由于后发现代境遇,该类型小说试图通过建构权力关系镜像,形成“对内”与“对外”的双重参照,因此也具有文化抵抗和文化复制的悖论意义。
  • 房伟
  • 全文[ PDF 1408.0 MB ] 2015.2(1):142-151  共有 1582 人次浏览
  • 元杂剧中的女真民俗文化
  • [摘要]元杂剧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女真民俗文化的作品有十几部,这些剧作承载了大量的女真民俗文化,成为今天重要的民族史料,也是了解一个民族的心灵密码。元杂剧中女真民俗在彰显民族个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北方游牧狩猎民族的文化共性特征,还体现出宋元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 彭栓红
  • 全文[ PDF 0.0 MB ] 2015.4(1):143-150  共有 1183 人次浏览
  • 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民俗与历史——以《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为中心
  • [摘要]作为北京市民生活出色的表现者,老舍擅长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内铺展北京市民生活的人情世态,为了保持北京市民生活世界的自足性,历史事件和历史变迁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推到模糊的背景位置上,其代表作《骆驼祥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老舍不可能完全回避20 世纪上半叶北京经历的剧烈的历史变动,他对民俗与历史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写于20世纪30 年代后期的《我的一辈子》中,老舍开始尝试将历史事件纳入到小说的叙事结构中,到了写于40 年代的《四世同堂》中,历史的巨流开始冲破北京民俗文化的自足性,小说中的人物也摆脱了民俗文化标本的特征,成为了自主选择命运的主体。
  • 季剑青
  • 全文[ PDF 1242.0 MB ] 2015.1(1):144-152  共有 2675 人次浏览
  • 文化血脉中的“捣衣”精神———慕容鲜卑《阿干之歌》和渤海国《夜听...
  • [摘要]《阿干之歌》和《夜听捣衣诗》分别是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学精品,两部作品的契合点是“捣衣”精神,即渴望和平、向往安宁,思念家乡、企盼回归,眷恋亲人、等待团圆,这样的精神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千百年来,各族文学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抒发着爱好和平、重视亲情、维护统一的情愫,多样性的文学又统一于同一性的文化血脉。
  • 李平,王云鹏
  • 全文[ PDF 1332.0 MB ] 2015.3(1):146-152  共有 1342 人次浏览
  • 达斡尔族“腾格日”的形象及其演变
  • [摘要]达斡尔族崇拜的“腾格日”的形象,在早期是太阳,后来又演变为太阳和月亮。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文章以实证及文献资料,从仪式人类学的角度试图勾勒出自然崇拜时期“腾格日”的形象及其演变的轨迹,它对达斡尔族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赛音塔娜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1):150-157  共有 1140 人次浏览
  • 讲述人、讲述视角与巧女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再认识———兼及巧女故事研...
  • [摘要]比较《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省卷本)中的巧女故事中不同性别的故事讲述者所讲述的故事,在故事文本的叙事情境中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巧女形象受制于故事讲述人所确立的故事讲述视角。在不同的讲述视角下,巧女形象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但整体上仍未超越传统父权制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框定。现有的研究脱离故事文本的上下文,将巧女形象均质化为一种“反抗”形象,很大程度上是研究者一厢情愿的话语建构。研究者这一研究路径的选择,深受以往女性民俗研究范式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 王均霞
  • 全文[ PDF 0.0 MB ] 2015.6(1):151-159  共有 1027 人次浏览
  • 壮族山水传说中的英雄故事
  • [摘要]壮族山水传说中的英雄故事有着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承载着本民族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保存了壮族先民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也保存着壮族民众对上古时期社会文化的朦胧记忆。壮族山水传说中的英雄故事存在一个基本的叙事模式,其中大部分故事是这一基本叙述结构模式的展开、衍生和变化。
  • 陈金文
  • 全文[ PDF 0.0 MB ] 2015.4(1):151-157  共有 1226 人次浏览
  • 西藏新小说“神奇、魔幻、荒诞”审美内涵辨析
  •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崛起于西藏文坛的“西藏新小说”,是西藏小说创作在形式上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次成功借鉴。由于此,“西藏新小说”在审美风格上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特征具有了某种家族相似性。神奇、魔幻、荒诞这些原本用来概括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部分审美特征的术语,也被用来解读、阐释“西藏新小说”。这种批评理念的移植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加辨析地挪用则可能会混淆二者由于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
  • 于宏,胡沛萍
  • 全文[ PDF 1384.0 MB ] 2015.2(1):152-156  共有 1523 人次浏览
  • 老舍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的位置
  • [摘要]老舍是20 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从专家评价到大众接受,老舍在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几乎仅次于鲁迅。老舍在20 世纪世界文学史上的位置也不容忽视。从老舍在中国、在世界的传播、接受、影响和高度评价来看,老舍应能入选20 世纪世界“百强”作家。他的作品具有世界性元素和世界意义,具有“伟大文学”的一些共性,所以才能在世界各国传播不衰。
  • 王卫平,张英
  • 全文[ PDF 1230.0 MB ] 2015.1(1):153-158  共有 2751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